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公告
廖祥忠校长接受媒体专访:我们所面临的全媒体传播
2019-04-23  来源:广播产业研究所

  

图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媒体记者在会场运用4K+5G摄录设备进行直播。
(资料图片)

嘉宾:

廖祥忠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楚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主持人:本报记者 王雅婧

 4月19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三周年。近年来,互联网迅速发展,越来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新空间,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公共服务的新平台。同时,伴随着信息化的潮流,新兴媒体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

 值此“4·19讲话”三周年之际,本报特邀请业界知名专家学者,就如何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互联网思维、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做强做大主流舆论等问题进行对话交流。

真正的媒体融合要实现从“物理相加”到“化学相融”的跨越

记者:当前,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立足形势发展,坚定不移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对于“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我们应该如何理解?

廖祥忠:当前,我国的媒体融合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很多媒体的融合已经显现出可喜变化。但必须承认,当前还缺乏能被广泛复制和推广的成功案例。一些媒体把部门整合、人员相加,把在文字基础上发个视频音频等,等同于媒体融合,这其实只是从“我就是我、你就是你”走到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阶段,这还是物理变化,没有产生化学变化,称不上是媒体融合。真正的“相融”应该是媒体内设机构、人员管理使用、产品生产流程呈现形态、新闻事实和价值取向等,都要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真正的融合是指传统媒体融入互联网大海后,没有被吞噬,而是获得了互联网基因,不断壮大自己。

 媒体融合是一篇大文章,媒体融合的脚步不能慢,但是步伐不能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蹄疾步稳、稳中求进地做好融合,力戒任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踏踏实实把媒体融合推向纵深。

黄楚新:“媒体融合”是近年来传媒学界、业界的热门话题。2014年8月,党中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媒体融合”随之上升为国家战略。过去几年里,在宏观政策的扶持下,我国媒体融合持续推进,“中央厨房”成为媒体融合的龙头工程,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可以说媒体融合成果丰硕。但是也要看到,目前我国的媒体融合并未实现真正的“相融”,更多的还是只实现了“相加”。

 现在已经是全媒体时代,5G技术使万物互联成为可能,媒体格局将发生新一轮剧变。现在我国的媒体融合正处于“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的关键时期,应当推进融合实现从“物理相加”到“化学相融”的跨越。在内容、平台、技术、管理等多方面发力,坚持移动优先策略,不断创新,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媒体“融为一体、合而为一”。

主流媒体要不断加强传播手段和方式创新,提高正面宣传的质量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推进网上宣传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在您看来,主流媒体如何在当前的信息化潮流中做好舆论宣传工作?

廖祥忠:当前,网络上有些媒体靠惊悚的标题、故弄玄虚的内容表达吸引受众、博取眼球,给网络生态带来不良影响,引起了网民的不满和社会各方面的谴责。如何消除这些负面影响?必须发挥好主流媒体的力量。但问题是,时下还有一些媒体在靠经验吃饭,没有跟上受众信息接受习惯、需求层次的变化。同时我们更要看到,广大网民对党媒依然保持着很高的信任度,很多信息大家只有看到权威媒体发布出来,才会真正相信。在很多现象面前,党媒的言论也会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党媒姓党,代表的是党和人民的声音,代表着国家的立场,这是党媒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初心和使命所在。所以主流媒体要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地位和作用,意识到自己所发布的信息或言论的意义和价值,要强化使命担当,坚持内容为王,以人民群众喜欢的方式呈现优秀作品,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唱响主旋律。

黄楚新:在全媒体时代,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主流媒体要在当前的信息化潮流中做好舆论宣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主流媒体应当发挥主导作用,在复杂的网络舆情中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标准。我国的新闻媒体肩负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任务,无论网络环境如何变化,主流媒体必须遵循“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

 其次,主流媒体做好舆论宣传要坚持移动优先策略。现在全媒体不断发展,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传播终端移动化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舆论宣传也要占领移动阵地,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

 最后,主流媒体的舆论宣传要注意时度效,提高舆论引导力和影响力。要及时提供更多真实客观、观点鲜明的信息内容,不断加强传播手段和方式创新,提高正面宣传的质量,实现舆论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适应信息化要求、强化互联网思维。您能否解释一下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方式?

廖祥忠:每一种先进技术的产生,都会带来思维方式的变化,互联网也是如此。我认为,互联网思维包括三个维度,即怎么看、怎么用、怎么办。怎么看,这是认识问题。一些干部认为天天上网就是有互联网思维,这是不对的。要从思想上认识到网络媒体已经不仅仅是媒体,而是社会治理的手段,认识到互联网已经不只是一种传播信息的技术手段,而是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关键的是,互联网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国家治理水平和国家安全等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站在这个高度,我们可以说,互联网不只是一个网络工具,互联网空间也不是完全虚拟的网络空间,不能放任不管。

 怎么用,这是利用问题。党政干部不仅要会通过网络了解新闻信息,更要能够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最大限度地了解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利用网络改进办公方式、提高办事效率,营造团结向上的舆论氛围,网上网下形成同心圆。

 怎么办,这是管理问题。如何应对当前互联网领域存在的问题,保证网络空间的清朗?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强管理,将互联网的管理置于党的领导之下,决不让互联网管理游离于党的领导之外,也唯有在党的领导下,综合运用法律、技术、经济等管理手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网络失信、网络欺诈等长期存在的顽瘴痼疾问题。

黄楚新:互联网思维是一种立足互联网去实践、去解决问题的思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了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相应地,互联网思维也成为这个时代必备的一种思维。互联网思维要求立足于互联网,这就是一种接受、适应并且利用互联网的思维。网络技术飞速发展让我们享受到技术红利的同时也带来不少问题,如信息泛滥、侵犯隐私、版权纠纷等。但不能因为存在这些问题而否定互联网,限制互联网的发展,而应该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工具,让它更好地服务人类。

 拥有互联网思维,就要按照互联网的规律、特点去实践。互联网是去中心化的,具有平等、开放、共享等基本特征,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有可能成为中心,人的价值得到凸显。因此,互联网思维要求遵循网络发展规律,做到“以人为本”。当然,在利用互联网创造价值的同时要牢记底线原则,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据您观察,近年来,各地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在这方面有哪些做得比较好的地方,还存在哪些不足?

廖祥忠:必须看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发表后,各级领导干部对网络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增强了学网积极性、提升了用网水平。尤其是开始通过网络了解民意、倾听民声,实现了线上线下与群众更好的对接与沟通。

 但是,仍有一些问题值得警惕。比如,一些领导干部自己不上网,而是习惯于看各部门形成的文字材料。任务多时间紧是客观现实,但只看汇报材料与自己上网的效果肯定是不同的,这就跟到群众身边交流与坐在办公室看文件效果不同一个道理。此外,在一些领导干部中还存在上网手段单一、关注内容单一、处理能力不够的问题,一些党政机关用网络开展工作还处于浏览网页阶段。

黄楚新:总书记提出的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集成和发展,是在互联网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如今,人们的生产生活已全面“触网”,各级政府要服务好人民群众,需要不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发展。

 各级政府践行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的要求,在探索“互联网+政务服务”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据报道,目前我国已建成31个省级政务服务平台,30多个国务院部门建设开通了部门政务服务平台。20个地区构建了省市县三级以上网上政务服务体系。另外,超过65%的省市建立了政务云平台,各级政府在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上出实招、求实效,搭载“互联网+”新快车,改变工作模式,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高效、更便捷的服务。

 不过,各级政府在积极探索提升政务服务、走好群众路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各级政府在引导舆论方面做得还不够好,往往是自媒体平台先曝出舆情问题,政府被动地跟在后面管理。这说明各级政府的互联网思维还不够强,对网络平台的利用还有所欠缺。



热点公告
科技期刊
Copyright © 2011-2019 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广播产业研究所 / 京 ICP 备 10039564 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 号
联系方式 Tel: 010-65783613   邮箱: ibicu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