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产业新闻
下一步,网络音频产业如何发展?
2019-06-18  来源:广播产业研究所


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网络音频产业在2018年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不仅用户数量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形态的内容产品,而且商业模式也逐渐成熟,变现渠道更加多元。未来,网络音频产业发展趋势如何?


网络音频产业图谱


硬件端:5G助推下,全场景将成为下一阶段竞争焦点


5G网络和人工智能技术为音频实现全场景覆盖提供了“万物互联”的网络支持和“语音交互”的技术支持。5G网络传输能力大幅度提升,超高速、大容量、低时延、大流量密度、移动性更强的5G网络将使信息传播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场景限制。


2018年12月10日,国家工信部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已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发放了5G系统中低频段试验频率使用许可,这意味着5G商用将在2019年进入实质性阶段。在具体应用场景上,5G 将广泛应用于VR/AR(虚拟现实/ 增强现实)、车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有了5G技术支持的汽车将成为“四个轮子上的接收终端”,这为网络音频的车载场景打造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支持,未来针对车载场景的细分内容必将成为各大音频平台的重要布局。



同时,5G网络可以为物联网中的设备提供零延迟的信息传输,优化物联网的运行效率。随着物联网在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更多场景中的应用,移动音频将拥有更多场景入口。美国学者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指出:“声音渠道不仅传递信号,同时也传递了所有随之而来的理解、深思、同情或宽容。声音中潜藏了能唤起感觉的信息。”而5G在VR/AR/MR(虚拟现实/ 增强现实/ 混合现实)等领域的应用,可以为用户带来全场景互动性、全时空情感陪伴,使用户拥有实时、多维的更好体验,将网络音频带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系统端:人工智能技术推动音频智能化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用户语音指令识别和语义解析实现语音交互,成为人与机器进行信息交换的重要依托。与虹膜识别、手势识别等方式相比,语音识别具有更低的门槛,具有语言能力的人都可以方便运用,这也使得语音识别成为人工智能的第一入口。因此,以语音交互为核心技术的智能音箱行业在近两年呈现出爆发式发展。《2018 年智能音箱行业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智能音箱市场增长迅速,全国市场份额占比从2017 年的3% 迅速增长到2018年的10%,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音箱市场。


2018年,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小米、华为等互联网与高科技巨头公司均已布局智能音箱。随着智能终端对远场语音识别、语义识别、内容匹配等环节的智能化提升,语音交互功能还将在更多场景中得到应用,这也为网络音频的全场景发展提供了终端基础。



而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万物互联”的实现则可以打破用户在不同终端上的内容库壁垒,可以以用户ID为中心,实现跨设备联动,实现用户的跨设备连续收听。


内容端:互联网人口红利消失,

精品内容和平台自制内容成为核心竞争力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公司北京贵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QuestMobile)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年度大报告》显示,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速由2017年年初的17.1%下降至年底的6.2%,再到2018年12月的4.2%,逐渐降低。面对互联网人口红利的消失,网络音频平台只有通过提供更加符合用户需求的高质量内容才能实现用户留存。在未来的发展中,音频内容的精品化必将成为平台的共同发展策略。无论是UGC、PUGC、PGC哪一种生产模式,都将迎来内容优质化的转型调整。


一方面,各大平台对头部精品内容的争夺将更加激烈。由于流量效应,大IP仍然是各大平台的竞逐对象。然而,“金字塔尖上的内容毕竟有限”,积极建立具有竞争力的肩部、腰部内容将是各大平台接下来的重要布局。其实,各大平台已经通过主播海选、独家签约、造星计划等形式,加大对优质主播的扶持力度,提升UGC 主播的生产能力,尝试孵化平台自制IP。例如:2018年初,“喜马拉雅FM”公布“万人十亿新声计划”,投入十亿元基金全面扶植音频内容创业者;“蜻蜓FM”的“天声计划”专门挖掘素人新声,致力培养新主播;“听呗直播”则直接将传统广播的主播吸纳到自己的主播生态圈之中。


另一方面,对品类内容的精耕细作也将成为平台之间竞争的关键所在。当前网络音频平台的内容同质化严重、质量良莠不齐,平台之间的差异化竞争已成趋势。如何在智能推荐系统的作用下,结合品牌特征与资源优势为用户提供更精准的定制化服务,将是平台之间竞争的重要策略。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自己的内容品类进行精细划分,充分挖掘长尾市场。《声临其境》等以声音为核心元素的综艺节目的热播,也让大众认识了声音的价值。虽然音频平台现在尚处于内容引进的阶段,但是在激烈的内容竞争环境下,高品质的自制内容将会成为平台的重要核心竞争力之一。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音频平台尤其是有实力的头部综合性平台,将会致力于对泛娱乐化的音频内容的自制。2018年,“喜马拉雅FM”已经开始了对自制内容的尝试,其自制音频节目《写信告诉我》第一季已经播出完毕,收获了3600多万人次的点击量,第二季也将在2019年7月推出。“听听FM”也宣布将探索在音频客户端上线平台自制内容。



除了专业的内容生产之外,随着人工智能语音技术的发展成熟,机器生产的语音产品也将成为音频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3月1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和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推出的“人工智能语音主持人”正式上线。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将来人工智能语音将在有声阅读、音频资讯播报等领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此外,平台对精品内容的需求,还将催生电影、游戏、动漫配音、IP 有声内容开发制作等领域专业音频产品生产商的出现。例如:由知名配音演员季冠霖联合创立的声音文化公司——冠声文化致力于IP有声产品的开发,成立仅一年已与阅文集团、“喜马拉雅FM”“快看漫画”“猫耳FM”等联合出品了《星辰变》《惊悚乐园》《整容游戏》《穿到明朝考科举》等具备“电影级视觉代入感”的精品广播剧以及《冰糖炖雪梨》《娱乐圈头条》等多人演绎的有声剧。随着网络音频平台对精品内容需求的增加,从事前期IP 选择、编创、后期制作、声优培养、内容运营、营销整合、商业开发等维度的音频内容服务公司必将不断涌现。


监管端:平台内容监管将进一步严格


当下,网络音频平台内容主要包括UGC、PGC、PUGC(专业用户生产内容)以及独家版权等四大块内容。虽然近年来综合性网络平台都在追求内容精品化,但是在内容庞杂、数量巨大的平台内容中,PGC、PUGC和独家版权内容仍然占少部分,UGC仍然是平台挖掘优质内容、吸引流量的重要依托。然而鱼龙混杂的UGC内容也逐渐暴露出两个突出的问题:侵犯知识产权和涉及色情低俗内容。


网络音频涉及的版权内容众多,授权过程复杂,所涉及的版权包括原著作者的著作权、朗读者的表演者权,如果有背景音乐,还涉及音乐作品的著作权等。复杂的授权过程再加上主播版权意识的缺乏,让UGC成为侵权的重灾区,以致于近年来音频行业侵犯版权事件不断。


随着网络音频行业的火热,网络音频平台也成为色情低俗内容滋生的土壤,很多具有强烈性暗示的音频打着ASMR(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 的幌子,借助网络平台传播低俗甚至淫秽色情内容。2018年6月8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约谈网易云音乐、百度网盘、“B站(哔哩哔哩)”“猫耳FM”“蜻蜓FM”等多家网络平台负责人,要求各平台大力清理涉色情低俗问题的ASMR内容,加强对相关内容的监管和审核。



与图文、视频等内容形式相比,音频由于不具有直观性,对人工监控依赖度较高,审查起来具有一定难度,目前很多网络音频平台都还没有建立起成熟的内容监管体系。2018年,国家对互联网视听内容的监管主要放在了视频方面,相信随着网络音频产业的发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网络音频所涉及的违法违规行为也将成为相关部门的重要监管对象。例如:国家版权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2018年7月至11月联合开展的第14次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剑网行动”中已经将有声读物作为着重规范的领域。可以预见,在将来的网络音频发展中,版权会进一步规范,监管政策也将更加严格。面对侵犯版权、涉黄等问题,互联网音频平台需要与内容监管技术研发企业、监管部门通力合作,探索建立可复制推广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智能监管系统等手段,以实现网络音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宇(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李丹阳(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全文详见《中国广播》2019年第5期)


热点公告
科技期刊
Copyright © 2011-2019 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广播产业研究所 / 京 ICP 备 10039564 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 号
联系方式 Tel: 010-65783613   邮箱: ibicu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