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产业新闻
让“微信收费”之争回归市场 应该多一分理性
2013-04-09  来源:广播产业研究所
        从微博打拐到免费午餐,从全城吃面到全城买鹅,微公益成为自媒体时代的鲜明特点之一。但微博微信在托举草根爱心、传递正能量的同时,防不胜防的虚假信息却令爱心蒙蔽,让诚信蒙灰,使网络环境愈加复杂。
        不同于手法粗糙的假新闻,微博微信上的虚假信息在形态上进化得更具欺骗性和迷惑性。寄望于运营商的道德血液杜绝此类信息的传播,不切实际;期待有关部门站出来为公众撑腰,往往也是在虚假信息造成一定影响之后。正本清源之策还须从提升网络媒介素养着手。
        自媒体时代“个个都是通讯员,人人皆为传播者”,键盘与手机上的转发键,是传递正能量,还是于不经意间传播虚假信息,如同手中的“核按钮”,不可不慎。不妨进行一些阶段性的网民教育和自我教育活动,以提高信息甄别能力。网民的年龄结构偏向低龄化,可将相关知识嵌入学校课程体系,特别是增开大学媒介素养选修课,提高青少年辨别、评估虚假信息的综合能力。媒体、微博社区对典型案例适时进行剖析、展示,亦不失为可行选项。
热点公告
科技期刊
Copyright © 2011-2019 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广播产业研究所 / 京 ICP 备 10039564 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 号
联系方式 Tel: 010-65783613   邮箱: ibicu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