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11 来源:广播产业研究所
“H7N9来了,我们该怎么办?”连日来,H7N9禽流感疫情占据了各大媒体的重要位置和重要版面。3月31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正式通报H7N9禽流感疫情,迅速公开相关信息。在“非典”(SARS)疫情爆发10周年这个特殊的时间点上,新一轮H7N9禽流感报道,不仅提高了全社会的关注和警惕,也让媒体在新一轮的表现中,多了一份思考。
网站——专题专栏不断滚动
3月31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正式通报H7N9流感疫情当晚,人民网制作H7N9禽流感专题,并发布第一条滚动新闻:上海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均未发现异常,卫生部门进一步加强呼吸道传染病监测防控。截至4月9日下午,该专题滚动新闻已经实时更新89条。从每天近10条的更新频率可以看出,新闻网站对于H7N9禽流感信息公开的态度非常坚决。
与人民网的时效性相比,新华网开辟的《积极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专栏更强调全面。通过全方位、立体化实时更新与H7N9禽流感有关的新闻信息,同时针对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提供权威问答和专家解读。
除及时更新疫情最新动态以及普及科学常识外,新闻网站还通过发布评论来明确立场和态度。如央视网4月6日的评论《透明理性是最好的“防疫针”》认为,“公众的心理仍很脆弱,通过合乎理性与逻辑的权威发布为公众解疑答惑,才能逐步减少公众心中的恐慌”。
纸媒——凸显版面视觉冲击力
相比10年前的SARS,面对此次疫情,纸媒不仅在反应速度上提速明显,且在通过合理利用版面版式凸显视觉冲击、聚焦新闻方面有了长足进步。
从4月2日起,H7N9禽流感疫情开始占据全国各大报纸的头版,主要均为疫情的最新动态和官方通报;4月5日后,报道将焦点转移到各地的相应对策以及药物研究进展。比如,《新快报》在头版报道了《上海关闭所有活禽交易市场》的新闻,《重庆时报》则以《治疗H7N9新药物获准上市》为头版头条介绍了病毒研究最新成果。
作为报纸语言之一,版面版式也是传递信息的关键环节。4月4日的《天府早报》在封面用漫画形式表现《禽流感H7N9检测试剂成都投用》,图中人与公鸡上演对决,形象地突出了新闻的重点;《武汉晚报》将口罩作为头版大背景,在口罩上投影头条标题《武汉严密防控H7N9禽流感》,将新闻的焦点放在了“防控”二字上;4月8日的《肇庆都市报》则以一个狙击镜头中的病毒为头版背景图,红色标题《狙击禽流感》简单清晰,视觉冲击力极强。
微博——“微”阵地上大会战
随着信息传播方式和媒体报道形式的丰富,面对H7N9禽流感,媒体处理信息公开有了更多更快更直接的选择,其中,微博在公开疫情信息方面的表现尤为抢眼。在微博平台上,“H7N9禽流感”每天都能入围“当日最热门话题”前三位。
从3月31日官方公布H7N9流感首例患者起,“@财新网”每次更新与H7N9禽流感相关的信息,就会提供一个财新网的专题讨论区,网友可以直接点击进入并与其他人分享心得体会;“@新闻晨报”和“@羊城地铁报”均以漫画的形式制作专题《禽流感预防手册》和《如何预防禽流感》,形式新颖,传播效果极好。
此外,政务微博也有着出色的表现,增加了微博平台上信息的真实性和权威性。比如,“@上海发布”第一时间发布新增疑似和确诊病例,介绍防范H7N9禽流感常识,组织专家回答网友提问并汇总成小贴士进行发布;“@首都健康”则与北京其他政务微博形成良性互动,互相转发评论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大医院所发布的相关微博,均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网站——专题专栏不断滚动
3月31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正式通报H7N9流感疫情当晚,人民网制作H7N9禽流感专题,并发布第一条滚动新闻:上海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均未发现异常,卫生部门进一步加强呼吸道传染病监测防控。截至4月9日下午,该专题滚动新闻已经实时更新89条。从每天近10条的更新频率可以看出,新闻网站对于H7N9禽流感信息公开的态度非常坚决。
与人民网的时效性相比,新华网开辟的《积极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专栏更强调全面。通过全方位、立体化实时更新与H7N9禽流感有关的新闻信息,同时针对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提供权威问答和专家解读。
除及时更新疫情最新动态以及普及科学常识外,新闻网站还通过发布评论来明确立场和态度。如央视网4月6日的评论《透明理性是最好的“防疫针”》认为,“公众的心理仍很脆弱,通过合乎理性与逻辑的权威发布为公众解疑答惑,才能逐步减少公众心中的恐慌”。
纸媒——凸显版面视觉冲击力
相比10年前的SARS,面对此次疫情,纸媒不仅在反应速度上提速明显,且在通过合理利用版面版式凸显视觉冲击、聚焦新闻方面有了长足进步。
从4月2日起,H7N9禽流感疫情开始占据全国各大报纸的头版,主要均为疫情的最新动态和官方通报;4月5日后,报道将焦点转移到各地的相应对策以及药物研究进展。比如,《新快报》在头版报道了《上海关闭所有活禽交易市场》的新闻,《重庆时报》则以《治疗H7N9新药物获准上市》为头版头条介绍了病毒研究最新成果。
作为报纸语言之一,版面版式也是传递信息的关键环节。4月4日的《天府早报》在封面用漫画形式表现《禽流感H7N9检测试剂成都投用》,图中人与公鸡上演对决,形象地突出了新闻的重点;《武汉晚报》将口罩作为头版大背景,在口罩上投影头条标题《武汉严密防控H7N9禽流感》,将新闻的焦点放在了“防控”二字上;4月8日的《肇庆都市报》则以一个狙击镜头中的病毒为头版背景图,红色标题《狙击禽流感》简单清晰,视觉冲击力极强。
微博——“微”阵地上大会战
随着信息传播方式和媒体报道形式的丰富,面对H7N9禽流感,媒体处理信息公开有了更多更快更直接的选择,其中,微博在公开疫情信息方面的表现尤为抢眼。在微博平台上,“H7N9禽流感”每天都能入围“当日最热门话题”前三位。
从3月31日官方公布H7N9流感首例患者起,“@财新网”每次更新与H7N9禽流感相关的信息,就会提供一个财新网的专题讨论区,网友可以直接点击进入并与其他人分享心得体会;“@新闻晨报”和“@羊城地铁报”均以漫画的形式制作专题《禽流感预防手册》和《如何预防禽流感》,形式新颖,传播效果极好。
此外,政务微博也有着出色的表现,增加了微博平台上信息的真实性和权威性。比如,“@上海发布”第一时间发布新增疑似和确诊病例,介绍防范H7N9禽流感常识,组织专家回答网友提问并汇总成小贴士进行发布;“@首都健康”则与北京其他政务微博形成良性互动,互相转发评论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大医院所发布的相关微博,均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