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22 来源:广播产业研究所
“合拍影片已占中国电影年总产量的十分之一,而在走进院线放映的电影中,合拍片则占据了四分之一。”昨天,中外电影合作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国家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管理局局长张宏森在会上透露的两组数字,令中外电影人为之一振。
论坛上,张宏森以及法国著名导演吕克·贝松、加拿大演员兼导演基努·里维斯、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国际联席总裁保罗·哈尼曼、香港著名导演陈可辛、小马奔腾执行董事钟丽芳等中外知名电影人士齐聚一堂,就中外电影合拍的经验和合作可能性进行深入探讨。
对于合拍片,法国著名导演吕克·贝松的经验是,“合拍就好像结婚,双方要找到一个领域,我们都愿意真心实意地去做。”他说,观众都很聪明,如果合拍只是表面上、文件上的合作,而没有带来实质性内容,观众也就看不上这样的作品。
基努·里维斯在执导合拍片《太极侠》时,也得出了同样的经验。就在去年的这个时候,基努·里维斯曾亲率剧组在北京的怀柔区的多处外景进行拍摄。他甚至找到当地街头的快递公司、小卖部当外景。“这是一部讲述中国功夫的剧,当然会找中国的合作者,当然会在中国拍。”“老李”觉得这样的合拍很自然,很舒服。
合拍片崛起的这几年,也是国产电影市场崛起的几年。亲身经历这些变化的陈可辛感慨良多。他记得前几年的内地市场,观众认为在影院里就是要看大片。合拍片也都指向大型古装片。“但现在合拍片已经告别大片时代。”他说,内地市场已能看到中型电影、小清新电影等不同类型的影片。作为导演,他很开心终于能够回归自己擅长的领域。
在投身合拍片的这些年里,陈可辛发现,内地与香港电影界对彼此的认识也更准确。他举例说,以前自己也学习好莱坞电影的工业做法,但后来发现这些经验在香港根本用不上,因为香港的市场太小。可在内地,好莱坞的那套做法稍微调整一下就可以用得很好。“现在,内地各个方面已经都在和好莱坞接轨了,发展非常快。”
合拍片的成功离不开各个链条的合作。在发行环节,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国际联席总裁保罗·哈尼曼的经验是,到哪个国家就用哪里的人。“只有本土人士才对本土市场最了解。”而北京的小马奔腾公司为了增强国产片的数字制作能力,也已经将触角伸向美国本土,并购了数字王国公司。公司董事钟丽芳透露,公司将把数字王国全球领先的“人脸再造”技术,用于电影、演唱会等更广阔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