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当地时间2019年4月6日至11日,第56届法国春季戛纳电视节(MIPTV)在法国戛纳举行,中国影视机构将再次以“中国联合展台”集体亮相戛纳电视节。“国家广电智库”公众号从今天起刊发系列文章和报道,介绍中国影视走出去情况。这是第一篇《中国影视集群化出海 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
国家高度重视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措施,推动支持中国联合展台、组建出口企业行业组织,推动影视机构集群化出海,有效提升影视内容产品出口规模。2018年,中国影视节目产品(不含电影,含电影电视)出口规模达到1.25亿美元,比2013年翻了一番,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01 培育中国联合展台平台,打造中国影视走出去综合性平台
中国联合展台是影视机构走出去最重要的综合性平台,也是中国最早建立的集群化走出去平台,集影视内容产品销售、学习交流、创意孵化和人脉资源积累功能于一体,在推动中国影视以商业化方式走出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通过中国联合展台实现影视产品出口额的占比保持在30%左右,影视机构参与度不断提高。2018年,中宣部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12个国际影视节展上设立了“中国联合展台”,展位面积累积1545平方米,累计参展单位165家,分别比2017年增加了18%和21%,意向签约金额同比增长74%。尤其是2018年10月份戛纳秋季电视节,中国一共举办了12场主宾国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地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优秀影视节目,签约和意向签约金额,是2017年同期的三倍,为历史之最。
2019年,中宣部和总局共在16个国际影视节展设立中国联合展台,并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带动更多影视机构走向国际舞台,开拓国际市场。截至目前,中国在全球国际影视节展上共举办了72次中国联合展台,有效推动中国影视通过商业化方式走出去。
2017年,国家推动成立了“中国影视文化进出口企业协作体”和“中国电视剧(网络剧)出口联盟”等行业组织,推动走出去企业抱团出海。目前,协作体成员达到58家,成员单位作品在海外播出467部9625集,其中78%在国内首播后一年内实现了海外播出,2018年出口额同比增长10%至47%。出口联盟成员机构超过170多家,建设了16000多小时剧目的出口片库,2018年实现2亿元人民币的出口规模。两个出口行业组织的靓丽表现,充分体现了集团作战、集群出海的优势。
近年来,一批市场主体瞄准海外市场,通过国际联合制作、投资海外影视机构、建立海外播出平台等多种方式走出去,推动自身国际化发展。
如国际电视总公司通过联合制作、在海外建立“中国时间”时段、发起成立国际组织、加强国际销售发行等方式,每年推动大量影视节目出口,其中2018年实现退税377.8万元。华策集团共向全球发行1万多小时影视剧作品,覆盖亚洲、非洲、欧洲、澳洲、北美洲、南美洲等全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对G20、金砖所有成员国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覆盖,被译制配音成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韩语、阿拉伯语等30+种语言,成为中国影视走出去的龙头企业。华录百纳集团已实现从发行自制作品向发行兄弟公司作品的升级,每年海外发行收入超过1000万元。一些制作机构通过加入出口企业协作体或出口联盟等方式,有效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国际影响力,如正午阳光、柠萌影业、慈文传媒通过出口企业协作体积极走出去,成为走出去明星企业;一些制作机构正在探索探索国际化发展道路,佳平影业探索国际化发展,力争推动电视剧国内国外同步上映,等等。
随着中国影视产业的繁荣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构将走向国际市场,并将通过行业组织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影视国际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