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四力” 做好广播突发新闻报道

时间:2019-04-18浏览:782

  

突发事件,指的是在短暂的时间里发生出乎意料的事件,对周围社会和人们生产、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带有异常性、突发性、灾难性和不可预料性等特征。如台风、暴雨、地震等不期而至的自然灾害,以及交通事故、火灾、安全生产事故、特定事件等。

  

突发事件常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作为受众,有权利第一时间获取到记者来自第一现场的客观、真实报道。但是,突发事件的发展过程又瞬息万变 , 在事件发生后,如果新闻没有及时发布,可能就会产生不实传闻。在社会化分享的大背景下,这种“事件变传闻”“传闻被反转”的情况更容易发生,这给报道突发新闻的记者带来很大的挑战。



练脚力 :先人一步,快人三分


突发新闻报道要见人见事见细节。记者对突发事件的调查了解、采访核实、传播报道,都需要有一双勤跑能跑会跑的腿,用双脚去丈量新闻。而“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突发新闻报道也要先人一步,快人三分。最快得到一手线索,最早出现在现场,最先对突发事件进行采访。

  

当记者不运动脚力,就很难掌握第一线的真实情况,很难做好“第一落点”采访,很难发现关键细节所在,很难找到现场采访对象或知情人,以致最终失去最有新闻价值的报道亮点。

  


练眼力 :记者要眼观六路


报道好突发新闻,广播记者要练好眼力,用眼睛“采访”——平时多看、多观察、多发现,练就敏锐观察力、现场判断力、信息辨别力、细节捕捉力,实现眼力渐长、观察渐精、明辨是非、分清真假。练好了眼力,突发事件发生时,记者进入新闻现场,就有了一双敏锐明亮的“火眼金睛”,去观察现场,紧盯不断发生变化的事件过程,发现问题。在灾难面前,救援尤其牵动人心。双眼能否盯牢行进式的救援过程,直接决定了报道能否客观还原现场,把救援中遇到的巨大困难和救援者大无畏的精神、奋不顾身的场景都翔实记录下来,进行生动的再现。


练脑力 : 用头脑去萃取精华


1. 发动脑力,突发新闻报道要有“魂”所谓“魂”,就是新闻的导向,是发动脑力找对方向的关键所在。突发事件报道敏感度高、难度大,把握不好容易产生负面影响,甚至给社会稳定造成危害。身处瞬息万变的移动互联时代,记者在报道突发事件时,要从政治大局、社会大局考虑,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 ;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有探求新闻真相的决心 ;要践行媒体的社会责任,有尊重事实的笃定,保证报道客观全面 ;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掌握话语权、占领主阵地,表达正能量。

  

2. 发动脑力,勤学苦练是基础,制胜法宝是思考

记者要勤于学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社会洞察力,不断增强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记者除了平时要处处多留心多注意社会热点,还应注重日常专业知识、行业法规、法律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练笔力 :创新话语方式


报道好突发事件,要求广播记者既要有熟练驾驭连线播报的能力,也要有独特的写作能力、报道方式和讲述视角,不论从标题、内容还是呈现形式,都要主题鲜明、结构完整、逻辑严密、详略得当、脉络清晰、表达流畅、用笔精炼、文风朴实,这就要求广播记者要在锤炼增强笔力上下功夫。

  

随着突发事件在受众视野中关注程度的提高,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广播记者只有找准定位不缺位,才能确立地位,学好功夫、勤练功夫、下真功夫、下对功夫,才能实现广播突发新闻的传播价值。

  

作者:林 军

(厦门广播电视集团新闻广播)

(全文详见《中国广播》201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