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则为广播融合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广播媒体一方面积极参与“智慧广电” 建设,升级技术体系,再造生产流程,重塑用户关系, 逐步向智媒体转型;另一方面积极布局“车联网”和“智能音箱”等智慧声音时代流量入口,迎接5G 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广播产业经营也应时而变:一方面升级广告经营模式,通过整合传播提升广播媒体价值, 2018 年广播广告显现出平稳的增长势能;另一方面深耕产业,聚焦圈层,打造社群,探索多元价值变现模式,“广播+ 产业”垂直化运营模式与“广播+ 电商” 平台化运营模式逐步走向成熟。
一、机构改革推动媒体深度融合,传统广播融入新型传播体系,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与公信力不断提升
(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媒体融合向纵深迈进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后,充分整合原中央三台力量,全盘策划,资源共享,同步发声,集体发力。以双向配音为起点,新闻节目迈开三台融合第一步,率先安排央视《新闻联播》与央广《新闻和报纸摘要》两档名牌节目强强联手,央广播音员首次献声《新闻联播》,并为“央视新闻”新媒体《夜读》栏目配音,引发业内外人士的强烈关注和好评。
央视清明节直播节目《2018年清明节折子戏专场》《全球中文音乐榜上榜》由三台主持人同场主持,三台共享资源,共同播出。在2018 博鳌亚洲论坛报道中,三台在人员、素材、平台、用户上进行了全方位融合,融入新型传播体系的广播媒体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中央三台的整合也切实实现了“1+1+1 > 3”的传播效果。
(二)在机构改革和媒体转型的宏观背景下,省级广电机构改革拉开大幕
2018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地方机构改革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强调地方机构改革要抓紧启动、压茬推进。随着各地省级机构改革方案获批,各地方广电机构改革陆续展开。截至2018年12月,海南、黑龙江、浙江等28 个省(区、市)的广播电视局相继挂牌成立。各地在机构改革和媒体转型的宏观背景下,结合自身具体情况,拉开了改革大幕。
(三)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全面铺开,为基层广电的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2018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这一重要指示,宣告了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基层重要舆论阵地的战略地位,也指明了基层媒体融合纵深推进的方向。
同年9月,中宣部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上作出了部署,要求2020年年底基本实现在全国的全覆盖,2018年先行启动600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郡县治, 天下安。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立能够有效打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最后一公里”,关系到国家传播体系的建设与国家舆论环境的建构。
二、从融媒体迈向智媒体,广播内容生产体系逐步重构,积极布局智慧声音时代的流量入口
(一)践行“智慧广电”战略,各地广电积极推动广播电视与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
“智慧广电”是以构建国家基础信息设施为宗旨, 以有线、无线、卫星、互联网等多种协同承载为依托, 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及 IPv6等综合技术为支撑, 以融合媒体智能传播为目标,以全面提升广播电视管理、网络、业务及服务能力为指标的广播电视系统。
“智慧广电”是推动广播电视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是广播电视建立跨领域、跨行业、跨系统、跨部门生态环境的契机。2018年6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提出将实施“智慧广电”建设工程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平台。11 月,国家广电总局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广电”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深化发展理念、加快内容建设体系建设、加快节目制播体系建设等方面,强化促进“智慧广电”建设的要求。
(二)各地广播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再造生产流程,重塑用户关系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运用于广播生产,能使声音生成与创作智能化。机器生产内容(MGC) 快速发展, 还能实现传播的精准化、声音供给与声音需求的匹配高度智能化,使得内容与服务的易得性大大增强,进而造就全业态、垂直化的智慧声音生态体系。
(三)广播积极布局基于各类智能终端的新兴音频市场,抢占智慧声音时代的流量入口
5G时代的到来,将推动物联网的大规模使用。每个智能设备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收集端和输出端,都可能被媒体化,这就意味着未来“万物皆媒体,一切皆平台”。这将加快广播媒体收听端口的全面智能化,从而形成以智能音频平台为基础,智能手机、智能车载系统和智能家居为基本收听入口的音频智能交互应用场景。
目前,国内涉足智能音箱的企业已经接近50家。2018年国内智能音箱销售额超3亿元人民币, 未来两年还将持续增长,预计在2020年销售额将达到11.8亿元。基于各类智能终端的新兴音频市场成为广播智媒体转型的布局重点。
三、深度融合赋能广播,广播广告增长平稳,积极探索多元价值变现模
(一)升级广告经营模式,广播媒体价值稳步提升,广播广告平稳增长
智媒时代,广播广告经营逐步从单一时段资源售卖与价格竞争的营销模式,向品牌化、立体化的整合营销转变。如上海广播电视台推出了形态丰富的广告产品——以上海广播的节目为核心,打造“套装广告+ 整合营销线下活动+ 新媒体”的全媒体阵容,与公交车身、户外楼宇大屏、出租投屏和住宅电梯框架组成最强广告联盟,为广告主提供更具竞争力的媒体价值。
尼尔森网联全媒体监测数据显示,广播媒体2018年前三季度广告花费额度同比增长11%,超过同比增长率为8.4% 的互联网视频和同比增长率为3%的手机客户端,显现出平稳的增长势能。
(二)深耕产业,聚焦圈层,“广播+ 产业” 垂直精细化运营,助力广播价值变现
杭州文广集团杭州之声的大型文化品牌活动“大家朗读”以广播节目、微信公众号、杭州之声朗诵团、“国旗下的诵读”活动等多重载体进行多元化的圈层传播,打造“电波+ 图文+ 活动+ 视频”的朗读活动融媒体全新推广模式;与此同时,杭州之声还以“大家朗读”活动为圆心,积极开展产业延伸拓展,深耕“朗诵+ 培训”领域,以朗诵资源带动培训产业,截至2018年6月已经产生430余万元的各类经营收入。
河北广播电视台音乐广播推出的系列付费短音频《跟金话筒妈妈学讲故事》以幼童家长为目标受众,以分享科学的、可行的、有效的讲故事方法为主要内容,通过线上预告,将听众引入并集中在以微信群为主的社群里,通过微课、线下活动的形式进一步维护用户。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为付费音频开辟了一套完整的链条式运营模式。
(三)建立平台,打造社群,“广播+ 电商” 价值变现模式逐步成熟
“广播+ 电商”模式是广播媒体功能从“销售支持”向“实现销售”转变的经营探索。2018 年,“广播+ 电商”价值变现模式的探索走向深入。
“阿基米德FM”打破传统广播线性广告传播的销售模式,建立线上社区,创新性地打造了将消费者、电台及品牌三方紧密相连,为广播全行业提供7×24小时互为营销的联合广告模式——阿基米德M 店平台,打造出广播价值变现的新模式。
“阿基米德FM”发起的“云品进社区、万家帮万户”活动倡导“购买即扶贫、转发亦公益”,以独有的“宣传+ 消费” 扶贫模式,围绕扶贫“精准到户,精准到人”的理念,探索出了一条媒体深度参与扶贫工作的创新之路。
作者:刘茜(成都大学传媒研究院)
(全文详见《中国广播》2019年第4期)